Search


【臺北音樂與圖書中心 預定落腳AIT現址 首座結合音樂廳與總圖書館之臺北文教新地標逐漸成...

  • Share this:


【臺北音樂與圖書中心 預定落腳AIT現址 首座結合音樂廳與總圖書館之臺北文教新地標逐漸成形】

今(18)日召開都委會第710次會議,市府整合市立圖書館總館與市立音樂廳之需求,規劃於美國在台協會(AIT)現址,興建臺北市立音樂與圖書中心,初步規劃方案提請都委會研議,市都委員經過研議結果表示對於本項都市計畫方案予以肯定、支持與期待。

市府文化局、教育局、都市發展局組成整合規劃專案小組歷經一年餘的規劃,於大會提案表示,臺北音樂與圖書中心將為鑽石級綠建築,並提供專業級音樂廳及嶄新智慧型、數位化總圖,結合大安森林公園休憩及戶外展演功能,提昇大安森林公園周邊文化活動的豐富性及多樣性,使成為北市文化新地標。

市府文化局鍾永豐局長與市立圖書館洪世昌館長,今日親自到場向委員進行簡報,也說明多年來一直為尋求中型專業音樂廳以及圖書館總館新址而努力,對於能落腳於AIT現址此一大安區文教核心地區,市府相關單位及文化、教育及音樂界人士均相當期待。本基地北側有文化部推動中的文化實驗室(舊空總),西臨建國藝文特區以及面積達25公頃並擁有900席戶外展演劇場的大安森林公園,南側為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有鑑於AIT即將遷移至內湖新址,關於現址未來的使用,市府承續大安區文教發展的特色,考量北市較為欠缺席次在1200~1500席次的專業級音樂廳,同時也預定作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國樂團的本部,以及因應市立圖書總館改建需求,故規劃於該址興建首座結合音樂廳與圖書館的臺北音樂圖書中心,除了建物將朝向環保節能,取得綠建築鑽石級標章外,未來總圖也將推廣數位閱讀體驗,並引入圖書自動倉儲、機器人協助尋書導覽等智慧化系統,作為數位化、智慧化的標竿示範,並接續帶動下一階段全市63處分館全面邁向智慧化。

AIT現址基地面積26,764平方公尺,土地權屬85%為市有、11.5%為國有、3.5%為私有(瑠公農田水利會)。國有土地將採撥用、與市有地交換或容積調派等方式取得,私有土地則以價購方式取得,預估價購經費約7.3億元。目前土地使用分區為商三(特)、國中用地及道路用地,基地北、西、南側分別臨接面寬40公尺(信義路)、8公尺以及11公尺寬的道路用地。市府本次擬將本基地變更為特定專用區,臨信義路側劃設為廣場用地,同時配合於四周增設及退縮基地,將留設西側與東側道路路寬達12~15公尺之寬,以作為主要出入口及基地內部動線服務使用。此外,在人行系統連通部分,市府已積極協調北側健保署大樓,未來除針對該建物立面進行景觀整體改造外,希望該建物一樓大廳部分空間能提供作為本基地連通信義路之人行通廊,以強化本基地與信義路之人行聯通功能,同時也透過基地西側東西向現有道路的巷道及人行空間環境改造,加強本基地與建國藝文特區、大安森林公園活動的人行串聯。

市都委會出席委員一致對本計畫方案,多表支持與肯定,也進一步期望能透過本基地的再利用,創造文教新地標,也更加豐富化及多樣化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的文教休憩功能與周邊老舊住宅都市更新,同時對本案後續都市計畫提出5點建議:
■提出更具前瞻性的建築計畫,除達到鑽石級綠建築以及智慧建築,應運用智慧科技更有效地整合兩個場館的功能,成就智慧化音樂廳與圖書館結合的新典範。
■形塑謙虛而高品質的建築自明性,不必以高聳建築高度著眼,而要營造臺北音樂與圖書中心文化設施本體與周邊環境品質融合的地標個性。
■透過更細緻的交通規劃及管理手法,運用北基地緊鄰兩處捷運站的優勢,提升公共運輸以及人行可及性,包括建立系統性與捷運站串聯的人行空間、調整基地法定停車位數量與智慧管理與周邊道路路邊停車位的提供,並配合進行周邊道路時段性管制等。
■從基地本身以及周邊環境條件,更審慎地評估基地容受力,檢視建築開發規模。
■提出周邊地區整體再發展指導計畫,全面性針對地區人文、活動、交通、實質環境等進行檢視,配合提出包括信義市場整建維護、建國花市智慧化推動以及原市立總圖建物的再利用、周邊老舊住宅都更等措施,一起帶動週邊環境的提升。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高雄市副市長 前台北市副市長 前台南市副市長 前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
View all posts